绍兴风景园林中桥景观
栏目:古桥设计 发布时间:2023-05-20
绍兴风景园林中的桥景观 邱志荣 绍兴是水乡泽国,也是著名桥乡。《嘉泰会稽志》记绍兴城内有正式记载的桥就有99座。清代,据光绪癸己(1893)春所绘的《绍兴府城衢路图》示,城中有桥229座,每0.03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据陈从周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查绍兴平原河网至少有桥近5000座①。茅以升先生认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②”“近人谓西德汉堡市有桥2125座,远过于威尼斯。而

绍兴风景园林中的桥景观 

邱志荣 



绍兴是水乡泽国,也是著名桥乡。《嘉泰会稽志》记绍兴城内有正式记载的桥就有99座。清代,据光绪癸己(1893)春所绘的《绍兴府城衢路图》示,城中有桥229座,每0.03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据陈从周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查绍兴平原河网至少有桥近5000座①。茅以升先生认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②”“近人谓西德汉堡市有桥2125座,远过于威尼斯。而我绍兴古城,桥多又倍于汉堡,称之谓东方桥乡,迨非虚誉。” 

一、园林桥景 

兰亭。右军祠内有小平石桥多座,与曲水流觞相映成趣,更显书法圣地之高雅。鹅池上之石平桥,把鹅池分为二半,上有行人来去,下有游鱼及白鹅穿越,平淡之中显示一种清纯超越的意境。 

沈园。葫芦池有三折石板平桥架设其上,不仅使葫芦池更现其葫芦形态,而且游人行走其上,见碧水依旧,小草依依,读陆游《钗头凤》一词,想“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故事,使人感怀无尽。 

东湖。把绍兴园林中桥的景观推向了极致。陈从周先生认为:“东湖之景,得桥始彰。”秦桥,系南北跨向拱梁组合桥,桥上有系石2根,有联:“闻木樨香乎?”“知游鱼乐否?”秦桥横跨湖之南北,远看有一种凌波缥缈之态;行走其上游人观山水大盘景,如入仙景。万柳桥,系东西跨向单孔半园形石拱桥,桥形端庄精美,桥坡各接堤岸,堤岸之上多植桃柳,与柳之摇曳柔和美相比较桥更显古朴与内涵深厚。霞川桥,系南跨向三孔石桥,有桥联:“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东湖景区至此有豁然开朗,气象万千之感,霞川桥如彩虹飞渡在清波之上,云霞之下。以上三桥均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此外,绍兴城内凌霄社的“渡世津梁”桥,系南北跨向单孔石梁桥,桥虽不甚高大,然深含佛教之精义,与凌霄社当年之慈善业相吻。又造型精美,雍容典雅之中不失清丽朴实。赵园之中的小桥则有绍兴水乡宁静如画的景观。位于今稽山中学内,建于清代的孔庙桥,系东西跨向单孔半园型石拱桥,全桥造型颇有高雅之气,是一座典型的园林石桥。 

现在园林建设中桥被充分用作造景布置,绍兴园林的传统得到传承。 

环城河。主河道上有各式桥梁25座,千姿百态,为美丽的环城河增添风采。在各景点中桥的魅力更得到充分展示。稽山园。有各种石桥17座,或圆或方,或高或低,点缀其间,将水、桥、阁、街、酒楼、店铺、戏台融合在一起,使“南浦小集”水乡街市氛围更浓,并形成无穷景观。西园。园中的圆拱桥、方桥、纤道桥通过水的过渡将园中景观组合,更显幽曲典雅。百花桥。形姿完美,雕刻精巧,下方上圆,横跨环城西河,是百花苑的主入口。河、桥、卧龙山、会稽山、百花苑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图。 

运河园。有古桥及移建,或组合老桥构件成桥约20余座,老桥构件展示数十件。这些老桥或被设置在塘路之中如老高桥、登龙桥、清远桥、永福桥、大顺桥、鉴桥等,给运河悠长的纤道增添诸多灵气和动感。圆洞拱桥线条匀称优美,为古塘路增添柔和之美;单孔平梁小石桥精致古朴,充分展示水乡淡雅之趣;多孔石梁排墩桥,造型轻巧纤薄,给人以顺畅之美。其中以“清远”桥、古避塘、承福桥、清代贞节牌坊、“庆池”等景观,组成了一幅浓重的水乡风情画。名“清远”,取西兴运河的缔造者贺循“体识清远”之意。“登龙纤桥”全长105米,由23孔低孔平梁桥和清代三孔登龙石梁桥组成,桥体一波三折,雄浑厚重。由“沿河风情”景点,穿过“闲亭”进入此桥便有豁然开朗之感。登桥之上,看水流北去,船行东西。王城西桥全长66米,宽5米,有3孔石拱和3孔石梁组成,主孔拱顶高程黄海13余米,为宁绍平原第一高拱石桥。东映水天一亭,古桥遗存;西浮蓬莱水驿、浪浆风帆;北枕桥头广场,绿野一片;南望稽山云起,鉴水流长。 

鹿湖园。有“龙横”之拱廊桥、“鹿湖”单拱桥,及“食苹桥”、“吹笙桥”二座石梁桥小平桥组成围绕鹿湖而建,形成外龙横江宏壮内鹿湖幽雅的景观。 

二、河湖上的桥景观 

绍兴纵横交错的河道上一些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制作精致的石桥,或似圆月,或如方镜;或似矫龙,或如彩虹,方圆画图,能与天工争巧,为绍兴水乡的独特景观。 

玉带束清波??纤道桥。嘉庆《山阴县志》载:“官塘在县西四十里,自西郭门起至萧山县共百里,旧名新堤,即运道塘。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所筑,明弘治中知县李良重修,瓮以石。后有僧湛然修之,国朝康熙年间邑庠生俞国瑞倡修,首捐资产,远近乐输万余金,数年工竣。”以上记载表明,西兴运河南堤塘路古纤道,到唐元和十年(815),观察使孟简作了一次大的修筑,一些闸桥所在及重要河段已开始用石砌筑;至明代弘治年间知县李良将塘路全部改造成石塘,到清代康熙年间俞国瑞等又进行一次大修,形成现所见之形制和规模,全长约五十里。所谓“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即指这里的风光。 

古纤道又以柯桥以西至阮社板桥7.5公里的塘路建筑最为奇特。纤道可分单面临水及双面临水两部份,单面的塘路依河平铺砌石,双面临水多筑于河面宽广之处,以北河道宽广,系主航道,称“外官塘”;以南河道相对较窄,称里官塘,旧时为风急浪大时小船避风之地;在阮社太平桥以西一线,又多以呈梁式平桥型的纤道桥形式设置,河中每隔约2.5米置一桥墩,上架三块大小大致相同的大石梁,桥面宽一般1.5米。因桥洞多少的几处纤道桥在当地分别被称为“十八洞头”、“一百洞头”、“一千洞头”。《纤道桥碑记》载:“自太平桥至板桥止,以及玉、宝带桥计二百八十一洞,光绪九月八日,乡绅士章文镇、章彩彰重修。匠人毛文珍、周大宝修。”纤道修筑于宽广的河道之中,古代的工程技术不可能在河中筑坝抽干水后再实施,而是直接于水中砌筑,如此长的规模,其难度可想而知。一般基础处理于水中采用或直接打木套桩,或水盘石压底,或条石排列的方法,必须技艺高超,熟习水性的专业石匠才能担当。

纤道桥犹如一条玉带蜿蜒连贯于运河之上,最长的一段纤道桥,全长386.2米,由115孔石梁桥构成。其中有二孔以稍高成平桥式,其余均接近水面约1米,其桥孔数量之多、之长为国内仅存。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想昔时古纤道一带,浪浆风帆,千艘万舻;纤夫不绝于塘,钓翁多坐桥头;春日油菜花开,与白玉纤道争比辉煌;夏日菱满里塘,游人或可白剥;秋日一夜风吹桥树,来日看已非故;冬日船载酒坛,迎亲娶亲正忙。 

水乡展画图??太平桥。太平桥位于绍兴柯桥阮社的西兴运河上,桥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运河水阔、纤道蜿蜒。运河以北,水网密布。太平桥多被认为是绍兴水乡桥与风景结合的典范,为人们所推崇。太平桥景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桥体。系南北跨向拱梁组合石桥,主桥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高6.6米,拱高5.3米,跨经10米,引桥为8孔石梁桥,依南向北逐渐降落,连接以北河岸。桥亭。原在南岸桥西侧,为一古朴小石亭。北岸小广场及庙。桥北岸有数百平米大的广场,并有一低平小庙。古代在西兴运河之上太平桥高、长都居首位。主桥孔端庄秀美,古代水运繁忙,有舟船穿梭其间,由于桥顶高耸,一般帆船可直接穿桥而过。桥洞有纤道路穿行,纤夫鱼贯而入。而一般小船亦可从引桥出入,井然有序。太平桥的主桥孔圆,引桥方;主桥高,引桥低平,形成了方圆画图,以及高低错落之美。太平桥、运河水网、附近的田野、村庄构成了一幅水乡泼墨画。桥在河上有一种凌波漂渺、清奇和谐之美。 

太平桥桥饰雕刻精美,寓意深刻,你如走上桥顶便会去仔细品赏。桥上望柱顶上的4只石狮,形态各一,活泼可爱,彰显威武神态。主桥斜坡八根望柱雕刻着精美的“暗八仙”、“八音”、“佛八吉祥”、“琴棋书画”图案。拱桥拦板的“万字流水”、“万象如意”、“马到成功”等图案,整齐美观,表示连绵久长、万事如意、吉祥欢乐之意。此外如人物浮雕、如意兰草抱鼓、万寿伴菊都或传神,或栩栩如生。是一幅综合多样传统文化,精美的艺术作品。 

交光水似罗??融光桥。建于明代,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绍兴县柯桥街道老街中心。横跨浙东古运河,西侧有柯水南来北去。民居集聚,街市喧闹,水运繁忙,舟船不息。古为帆船飘越,撑杆林立;商贸云集,人来客往之地。 

融光桥为南北跨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桥面长3.5米,净宽3.55米。桥南置21级石台阶,长9.40米,桥北置27级石台阶,长11.1米。桥高6.4米,拱高6.15米,桥跨径10.1米。券顶嵌深雕盘龙图案龙门石3块,有吸水兽头长系石,桥栏实体素面。 

融光桥造型优美,古朴大气,为古镇增添无限灵气。西侧柯水南北两端分别有柯桥、永丰桥之组合,形成方园之景。融光桥砌石厚重,其下之官塘路均为巨大石块,压顶弧线优美,为一般塘路上少见。有纤道路可从南面桥洞底穿越而过,可谓纤夫古道。桥栏之上有百年古藤生长,翠团拥簇蔓挂而下,宛若画帘。从融光桥西侧桥洞东望,水面宽阔,稍远有著名的柯亭、融光寺。融光寺,又称灵秘院、灵秘寺。初创于南宋,寺宇宏敞,御经楼尤为壮丽,为登临之胜地。晨曦起时,从融光桥东望,但见红光万里,云霞五色,柯亭与融光寺金光四射,无限风光,均映入融光桥洞之中。 

龙矫青甸湖??泗龙桥。又名廿眼桥,位于越城区东浦镇。此桥中一侧有桥对:“建近千年,路达南北;名驰廿眼;水通东西。登新阶级,高拥梅峰,整规旧程,前承鉴水。”表明该桥已有近千年历史。民国二十三年(1934),有里人王氏和东浦袁家交陈忠义,酒坊主陈阿龙为首集资重建。为绍兴县文保单位。 

桥系南北向拱梁组合石桥,由3孔石孔桥和20孔石梁桥组成,全长96.4米,宽3米,三孔拱净跨分别为5.4米、6.1米、5.4米。此桥南北向卧于绍兴名湖青甸湖之上。烟波飘渺之中宛如一条巨龙伏波,气势不凡。站在桥以西望之,会稽山、绍兴古城、青甸湖水均为泗龙桥之后景,而泗龙桥常有欲腾跃水波之态。 

桥南有一精美石亭,有联南为:“为富不仁遗臭万年,为仁不富流芳百世”;北为:“退一步天宽地阔,忍三分心气和平。”为古朴的醒世恒言。 

一湾画桥出林薄??画桥。位于越城区东浦镇鉴湖村。为15孔石梁桥,分别为5大孔和10小孔,大孔跨径5.7米,全长62.7米。桥架于古鉴湖南塘之上,下为南北向排涝河道,古鉴湖时此应为闸桥。这里地处古鉴湖西鉴湖中心地段,桥以南水面宽广,稽山苍翠可见;以北有著名三山盘距,农田连片,屋舍点缀。画桥宜水中望,陆游诗中的“一湾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是陆游在鉴湖中看到画桥景色。画桥弯曲于鉴湖古堤之中,桥肯定要低于林,而座船中看桥,桥或从视觉上高于背后之林稍许,两岸之红蓼与蒲草等水生植物又连成一片。其实陆游感到此种景象很难描述,因此他在诗中说:“何由唤得王摩诘,为画湖桥一片愁。③” 

万古名桥出越城??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嘉泰年间,宝佑四年(1256)重建。系梁式石桥,筑于三河汇合处,兼跨三河,又与三条路相通。主桥东西走向,横跨稽山河,桥面长5.50米,桥面宽3.10米,桥高5.75米,孔高4.15米,跨径4.80米。桥东端南落坡长14.6米,北西向落坡长19.5米;桥西端南、西向落坡,分别长15.8米、22.7米,相对成八字。两南落坡下各设有桥洞,一桥成三桥。八字桥桥型独特,古朴大气,建筑稳固,雕刻精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在桥梁史上有重要地位。 

八字桥形制古朴庄重,主桥洞方整厚实,如一水城门。八字斜坡,宏壮大气,充满古意。边坡二个小桥洞,大小不一,自成趣味形成错落之美。八字桥沿河民宅集中,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南北百米之遥有东双桥、广宁桥与其相互烘云托月。河水平静如画,映照古桥、人家、古树,轻舟过桥则见别有洞天,光景奇绝。 

万叠远青一望收??广宁桥。位于城东,八字桥北数十米,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重修。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嘉泰会稽志》卷第十一记:“广宁桥在长桥东,漕河至此颇广,民居鲜少,独士人数家在焉。”说明此桥位于绍兴城内运河主干道上,水面宽阔,多士大夫居住两岸。

桥系南北跨向单孔七折边形石拱桥,桥全长60米,宽5米。24根桥柱都雕以荷花,精美厚实,柱板花纹,幽雅大气。桥洞顶拱上有“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给人以吉祥兴隆、不断高升之意。 

站广宁桥上,为极目眺览之地。东面可见流水平缓,西来东去,悠悠不息;西有卧龙山若隐若现,大善塔高出城头;南则可见会稽山山峦叠翠,气象万千;北则蕺山王家塔高耸,昌安门流水北去,舟船不息。《嘉泰会稽志》记朱袭封(亢宗)有诗曰:“河梁风月古时秋,不见先生曳杖游。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照见山会两县??小江桥。位于绍兴城北江桥头,跨萧山街河。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嘉泰会稽志》中已有记。《越中杂识》载:“江桥、小江桥,在府城内西北,为城中东西水道要冲。” 

桥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3米,净跨5.8米,桥面净宽3.1米,拱圆为条石分节并列砌筑,每列6~7块。望柱粗壮,栏板与靠背石?相连,供人憩息赏景。 

小江桥东西分别为萧山街河,上大路河,是浙东运河从迎恩门通过绍兴城往都泗门的水上要道。其西侧又为古代府河北端,可谓城中水道之枢纽所在。舟船四通八达,水城景观尽收眼底。民谚云:“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小江桥,桥洞圆,圆似境,镜照山会两县。” 


注释: 

①陈从周、潘洪萱编《绍兴石桥》,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 

②茅以升《绍兴石桥?序》、陈从周、潘洪萱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 

③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