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考证的方法很多,可从古籍中考证,可从古桥上的石刻文字、图案上考证,可从古桥实物的断代化验中考证,也可从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中考证。
绍兴古桥记载直接见于古籍,目前能见到的最早要数宋嘉泰《会稽志》,志书中虽未记载古桥的始建年代,但从此书成书年代和志书中相关资料仍可考证宋朝以前古桥的历史。此书记载的古桥,经后代重修,保存至今的有32座。根据此书记载的古桥可作一些考证分析,推断有一些古桥始建于宋朝以前:
跨湖桥:马太守庙在跨湖桥南,跨湖桥是通往该庙的必经之桥。马太守庙建于唐开元年间,跨湖桥在唐开元时必然存在。此桥现已改建为现代桥。
谢公桥:此桥现存,明代重修时保持原型,至今完好。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 囗 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绍兴谢姓太守有:谢惠连(397——433)南朝宋代会稽太守。谢公桥当始建于南朝。因谢惠连在东晋末年只有21岁,不可能当太守,桥不可能建于东晋,谢惠连当太守应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谢公桥可定为始建于南朝宋代的古桥。谢公桥的桥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风格为晋代隶书风格。
开元寺前桥:该桥是通往开元寺的必经之桥,开元寺建于后唐长兴元年,桥在其时当已存在。此桥已拆。
禹迹寺桥:禹迹寺建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7),桥在其时当已存在。此古桥已拆,现在原地建仿古石桥。
光相桥:光相寺建于东晋义熙二年(407),桥为通寺要道,桥也应始建于东晋。此桥现存,元代重修时保留原桥的构件,保持了桥梁原型。
灵汜桥:嘉泰《会稽志》引《舆地志》记载:“吴越春秋勾践领功于灵汜,”说明这是越国古桥。引用唐诗,说明唐代此桥仍存在。此桥在明代志书中还有记载,现已拆。
兰亭桥:此桥在会稽通往诸暨的古道上,桥以兰亭为名。现在原址建现代桥,桥头的宋朝古道已被发掘,作为文物展示。
咸宁桥:此桥现存,位于题扇桥北,双层石梁桥,桥名咸宁,可能此桥建于西晋咸宁年间。桥名宁字无丁,系宋朝以前的写法。此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可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大夫桥:绍兴东郭的大夫桥因唐代张志和居此而得名,桥在唐代仍存在。此桥已拆。
题扇桥:在宋嘉泰《会稽志》的“戒珠寺”条目中,载有“寺南百步有题扇桥,盖卖扇老姥所居云”,以此桥的由来说明该桥在晋时已存在。此桥现存。
庙桥:该桥是通往钱武肃王庙的必经之桥,庙存在于五代,桥在五代时必然存在。此桥已拆建为现代桥。
钟离桥;志书中记载该桥以东汉钟离意居此而得名,到唐代已是其七世孙钟离牧意。这里没有言明此桥是在汉代命名,但在唐代此桥存在于是可肯定的。此桥已拆。
云门桥:志书中记有淳化寺原名云门寺,建于东晋义熙三年(408),寺门外有桥亭名丽句亭。嘉泰《会稽志》中的“云门桥”条目中记有“云门桥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若耶溪南有仙翁钩矶。宋考功之总诗云:雁塔骞金地,虹桥转翠屏。谓此自桥东百余步又有小石桥,架亭其上,扁丽句亭。”这说明此寺前有二桥,桥可能与寺同建,到北宋淳化时二座桥肯定存在。同时指明了此桥为虹桥,即石拱桥。
龙兴桥:以龙兴寺得名。该寺建于汉太始元年,唐代神龙二年称龙兴寺,桥与寺当同时建造龙兴桥当建于其时。
等慈桥:此桥现存,位于上虞市丰惠镇。桥前原为等慈寺,桥与寺同名,寺建于梁天监二年(503),桥与寺当同时建造。现桥坡侧面有宋《嘉定七年重修》刻石,(见附图)说明宋朝此桥曾作重修。
杨桥:曹操与杨修读书处,桥因杨修得名。此桥应为三国时代的桥梁。
学堂桥:朱买臣读书处,当为汉桥。
司马悔桥:此桥现存,位于新昌县桃源乡。该桥名出自“唐司马子微隐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的典故,桥在唐时已存在。
孟宅桥:此桥在上虞县丰惠镇。嘉泰《会稽志》载:“在县东南一里三十步,汉孟尝所居也。”此桥又称还珠桥。北宋诗人华镇有《还珠桥》诗:“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桥可能建成于汉,在北宋时仍在。此桥桥面已改为现代式,桥礅仍为古桥原物。
春波桥:春波桥以唐代诗人贺知章“唯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得名,说明此桥在唐代已存在。
百官桥:又名舜桥,是历史传说中的最古的桥梁。号称天下第一桥。此桥从五代吴越国时代的著作《浚舜井得宝物碑记》点到百官桥,可以断定在吴越国时代百官桥还存在。此桥碑记立于“上虞百官市百官桥南半里”
上虞五夫新桥:在《会稽续志》中记有唐会昌三年重建桥记,说明此桥是在唐代已存在。此桥已拆,已改建为现代桥。
柯桥:此桥在宋嘉泰《会稽志》中未说明建于何时,只引用了汉代蔡邕椽笛的传说和发生在南朝的柯亭战事。当时的著书者也只能用历史故事的引用来考证柯桥的历史。唐诗中已有柯桥。说明此在唐代是一座名桥。
鲁墟桥:宋朝嘉泰《会稽志》中记载的还有一些古桥可作推断和考证。如鲁墟桥在以后的志书中不见了。现存的泗龙桥位于鲁墟村,很有可能泗龙桥的前身是鲁墟桥。
宋嘉泰《会稽志》记载的古桥现在还完整保存的有:八字桥、光相桥、瓜咸桥(会龙桥)、谢公桥、宝珠桥、黄泥桥(凰仪桥)、纺车桥、小江桥、东双桥、题扇桥、大庆桥、景明桥、龙兴桥、锦鳞桥、望花桥、虹桥、柯桥、阮社桥、西跨湖桥、宣桥、广溪桥、(以上绍兴市区、绍兴县)。在嵊州有望仙桥、和尚桥、新官桥。上虞市有丰惠镇等慈桥、。新昌县司马悔桥。共计26座。部分保存的有:府桥(桥拱系古桥原型)、孟宅桥(桥礅仍为古桥原物)、酒务桥(桥拱系古桥原型)。
嘉泰《会稽志》编写时要确切认定宋朝以前古桥的始建年代也是有困难的,书中记载了一些旁证材料是可信的。虽然没有明言古桥的始建年代,但从书中引用的资料中可以推论出一些古桥的历史。志书中的不少古桥在唐代已经存在。在历代诸暨县志中,明确记为唐桥的有:义津桥,唐天宝中令郭密之建。枫桥,唐时建。宋朝以前的古桥可以从志书中发掘,还可以从桥型结构的研究、考古资料的研究中加以发掘。
宋朝嘉定甲戌年高似孙所著的《剡录》中虽然没有写桥志,但在寺庙中提到古桥。如:
“金庭观,其东有仙人走马岗。岗有路迹,下有龙湫,水极清冽,下流为小涧,有赤水桥。”
“福感寺,依小坡,有竹,前有桥。”
“清隐寺,路通四明雪窦山。……前有二洞桥,桥下清流涧湍激。”说明寺前二座宋朝古桥都是拱桥。
“禅惠寺,右有回龙桥。”
“普惠寺,依遥望山,有林樾,前有桥。”
古寺中都有放生池,大多有水相通,所以古寺多桥。
《枫桥史志》记载了枫桥镇的古桥历史。古枫桥始建于隋。隋代行军总管杨素在枫溪江上的枫溪渡口建桥,名为枫桥。桥旁建驿站,称为枫桥驿。唐贞观四年(630)尉迟敬德重建枫桥。桥为双孔石拱桥。“枫桥头”成为历代著名的集市。唐代枫桥存在500余年后,于宋朝淳佑年间重建。“形制悉如唐”。明万历又重修。“不逾岁而成,制悉如旧。”这说明桥重修后仍保持双孔石拱桥的桥型。1945年古枫桥拆除时,在桥身基座中发现唐代石涵,内有经文数卷。大桥正面嵌:“大唐贞观四年尉迟敬德重建”碑记一块。
绍兴历年已拆古桥留有的照片资料也可为古桥研究提供线索。如皋埠大桥的龙门石雕中的怪兽与晋代铜镜上的神兽相近,古桥拆后,这些龙门石文保部门应该将它保存起来。绍兴城区的昌安桥、万安桥为二座宋朝以前的古五折边拱桥。拆了后如能将原桥石料编号保存起来,就很有价值。绍兴城区的昌安桥入编《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前几年将昌安古桥拆了,现在又在原地建一座仿古新桥,实在是太可惜了。2003年5 月5日,绍兴城区的拜王桥正将拆除,笔者发现后向市长紧急汇报,经市长下达批示后,得以保存。
宋朝嘉泰《会稽志》中没有点明古桥的桥型,在宝庆《续会稽志》中点明余姚的德惠桥、客星桥是拱桥,这是很难得的。该志中载:“德惠桥,旧名虹桥。”“客星桥在县东北一十五里陈山,旧有桥,工役不至,屡成屡坏。淳熙十年,僧清式始大改,作甓石如虹。”这里一个虹字就点明了此桥为拱桥。这也说明拱桥在宋朝的会稽地区是普遍存在的。光相桥、小江桥、锦鳞桥、大庆桥、题扇桥、柯桥、广溪桥等古桥应为宋朝拱桥。绍兴许多古桥已拆除,为了将来复制绍兴古城景观,将一些已拆除的古拱桥收录于下:半圆拱桥:水澄桥、江桥、鲤鱼桥、酒务桥、云门桥、皋埠大桥、丰惠镇虹桥、北海桥。五折边桥:万安桥、昌安桥。
余姚县、萧山县在古代历史上曾属于绍兴府。对这二县现存的古桥有必要作补记:
萧山县:民国3 年《萧山县志》中记有古桥540座。其中多数为石桥。1990年该县境内存有古桥16座。
梦笔桥:位于萧山城区江寺前,又称江寺桥,单孔石拱桥,跨径4.5米,桥面宽3.5米,跨萧绍运河。始建于南朝齐建安中期。南朝文人江淹以“江淹梦笔”之意取名梦笔桥。陆游曾作诗咏此桥:梦笔桥边拥鼻吟,北图蹭蹬老侵寻。欲问梦中传彩笔,柳丝低拂曲栏桥。
洲口桥:位于楼家塔村,五孔石梁桥,始建于五代,清同治年间重修,1920年重建,桥长47米,宽7.3米,高5 米,桥孔成六角形,系五孔三折边石桥。
星拱桥:又名白堰桥。位于大桥乡白堰村,跨永兴河始建于乾隆五年,1929年重建。七孔半圆型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回澜桥:又名回龙桥,位于萧山城区东门,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桥跨7.8米,宽3.75米,孔高.38米。
余姚县:
通济桥:位于余姚市区,跨余姚江,始建于宋庆历年间的是木桥。元至顺三年(1129)始建为3孔石拱桥。桥长72米,中孔跨径15米,桥宽6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笔者对绍兴古桥的现场实地考证,宋嘉泰《会稽志》中有载的现存的26座古桥在后代志书中记有重修和重建,其实拱券部分大都是原建的,而桥栏、桥阶、部分山花墙的石块作过更换。对八字桥、广宁桥、宝珠桥、光相桥、谢公桥等几座古桥作对比后,发现都保留一部分原建的石料部件,这些原建部件风化程度都很严重,而且都是同一类石料,修复的桥栏式样与原建的都有明显的差别,从这些不同时代桥石的组合可以判断,后代志书上的重建实际上都是重修,这些古桥都可以认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据2002年7 月5日《浙江日报》报道:宁波市姜山镇山西村古墓葬发掘中发现两座汉代中期墓的顶部是拱顶结构,这为我国拱券结构确切建筑年代提供了准确证据。这也为中国古拱桥可能产生在汉代提供了研究线索。